網絡空間也被稱為“第五空間”,但與陸、海、空、天最大的不同是,它是用0和1創造出的一個虛擬世界。看不見、摸不到,卻真實存在;不好描述、難以物化,卻與現實世界深度融合。
為虛擬世界打造一個實體場館,這是行業領域多數人不敢想象、更不敢去實現的一個現實課題。如何讓虛擬的空間變實、讓靜態的信息變活、讓物化的設備變美……這是橫亙在設計者面前的巨大思想鴻溝,也是進入信息社會以來在相關館藏領域始終無法有效突破的原因所在。
網絡空間科技館通過使用大量的數字化技術,實現對網絡空間的形象化表達。一層入館,立刻置身時空長廊,大型體感互動裝置讓觀眾在“揮手”間了解網絡空間的發展史和網絡安全的年代史,通過“數據流”身影真實體會數字化特質,引導公眾立刻從現實走進虛擬世界;266塊吊掛的LED跳舞屏變換20多種漂亮形態,展示無線與有線接入網絡的方式、使用網絡的不同場景,增強虛擬世界的切身體驗和代入感。
網絡知識枯燥,網絡技術更是晦澀,一般通過流程圖、結構圖、關系圖等方式進行呈現。該館引入傳統機電等技術將這些流程、結構活化出來,幫助公眾深入淺出的了解網絡信息技術的科學原理。
蜜罐展示一種網絡運行的防御系統,通過高仿真的手眼協調展項模擬黑客攻擊過程,體現蜜罐系統高甜度零誤報的特性,在互動的同時了解的蜜罐系統的原理;數據的一生展示數據從生產到銷毀的過程,引入了“機械小球”的設計理念,通過機械互動裝置讓8個一組、黑白兩色的小球,走過數據產生、分組、傳輸、認證、使用、銷毀等諸多環節,整個過程一目了然,數據安全的知識也得到了有效傳遞。
網信技術的發展,與大量軟硬件設備的更新換代息息相關,他們形態變化本身就是對網絡信息發展的藝術化呈現。網絡安全科技館充分展示了這些可利用資源,進行有效的藝術化封裝與展示,把各年代的鍵盤鼠標、形態各異的安全設備、各時期的存儲傳輸介質、形形色色的殺毒軟件等呈現在大眾面前,讓公眾徜徉在科技、人文與歷史的畫卷中。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吸引觀眾主動關注,獲取知識,感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
網絡安全科技館通過藝術化、形象化、趣味化的表達,對網絡安全進行了全方位可視化呈現,讓網絡空間觸手可及,受到已來訪4萬多人次的高度認可。